为了确保物资供应的顺畅无阻,他们根据月度施工进度计划,提前15天精准测算并上报次月施工主材物资需求计划。同时,实行严格的库存管理制度,及时制定合理的库存配置方案,并定期盘点库存。据了解,“好管家”们每月都会进行3次库存盘点和核销,并根据盘点结果及时调整补充计划。这种动态管理的方式不仅保证了库存数量的适中,还避免了原材料的过度积压和浪费。
拉哇水电站泄洪系统工程是全世界“埋深最深、流量最大、流速最快”的在建泄洪建筑物,在此背景下,物资材料管理不可避免地先后遇到了很多难题。进场以来,“好管家”们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,就是台车的采购及进场安装。为保证工程进度,整个泄洪洞工程共布置有钢筋台车、边墙衬砌台车、顶拱衬砌台车等5台台车同步运行,其中,最重的边墙衬砌台车重量高达240吨,运输和组装难度极大。面对挑战,他们先后克服灰大、高温、光线不良、交叉施工等困难,充分利用各类数据和信息,与技术人员群策群力,对每一步安装操作精确计算、科学安排,通过分批进场、逐步组装、24小时轮流作业等方式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钢模台车的安装任务。
台车顺利安装完成后,“好管家”们又面临着新的更大挑战——混凝土供应质量。抗冲耐磨“镜面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,对混凝土的温度、配比、供应效率等要求特别高。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可靠,他们从原材料的选用就开始严格把关,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水泥、骨料、砂、水和掺合料等材料,并对每一批次原材料进行取样检测。同时,在混凝土的拌合、运输和浇筑过程中,安排专人全程跟进,确保拌合站严格按照配合比生产,并及时了解现场施工进度和混凝土浇筑情况,实时调整混凝土供应量,确保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。
从拌合站出料到仓面入仓,混凝土的水平、垂直运输过程也是“好管家”们关注的重点,他们从运输车辆的防晒、保温、隔热、避雨等措施入手,全方位加强成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。“施工现场平均每天需要消耗混凝土约230立方米,钢筋的日均消耗量达到了25吨左右”,物资装备部部长胡钢介绍,“为了确保这些材料能够准时到达施工现场,我们与拌合站、运输车队等各个环节建立了紧密的联动机制,准确把握要料量、分多次少量要料等细节问题,实现了从生产、运输再到浇筑的全链条无缝对接”。
在泄洪洞施工的战场上,物资材料的管理人员就像一支默默奉献的“后勤部队”,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。在他们的精心保障下,泄洪洞的混凝土施工得以顺利推进。相信有这样一群专业、高效、敬业的“好管家”,抗冲耐磨“镜面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必将更加出色!